周武王姬发又名仲发 姬发分封诸侯和家族成员

  姬发仲发,大家都知道姬发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在周文王的口中被称为仲发。那么仲发与姬发有何区别呢?据历史记载,仲发是周武王即位后的尊号,而姬发则是他的本名。在历史上,姬发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巩固自己的政权,尤其是在伐纣胜利之后。关于姬发的家族成员,具体情况大家可能会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

  封神榜武王阀纣 怎么姬发又叫仲发啊?

  中国古代对子女的排序从大到小前四个分别为伯(孟)、仲、叔、季,《左传》里面便提到过这个。例如—【孔子有个不怎么出名的同父异母的哥哥,一开始人们就叫他孟皮(庶子),后来孔子出名了,孔子因为排行老二叫“仲尼”,于是他哥哥就随了他的名字又叫做“伯尼”。】看过封神榜的朋友都应该知道姬昌的大儿子叫:伯邑考,其实他本名应该叫做“姬考”,呃,至于那个“邑”字因为在他的名字解释中仍存在争议,所以不说什么。如此解释下来,排行老二的姬发自然就又叫“仲发”了。

姬发

  分封诸侯

  周武王得灭商后,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为了加强对已经受周朝的控制下土地管理,对周的开国元老实行大分封,如将吕尚封于齐,公旦封于鲁,召公奭封于燕,叔鲜封于管,叔度封于蔡。据记载,周初总计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兄弟之国15个,同姓之国40余个。

  继而派兵征讨商朝各地残余力量以及东夷势力,据记载,当时共讨伐了九十九国,有六百五十二国向武王臣服。还封了一些前王之后,如焦、祝、蓟、陈、杞等。为了吸取商朝灭亡的教训,治理好国家,武王专门把箕子接来镐京,虚心请教安邦治国之道。根据箕子讲述的道理,他同姜太公、周公旦等商议,决定将古时已有但还未完全形成的宗法制度进一步完善和确定下来。

  即把全国分成若干个侯国,由周天子分封给在灭商大业中做出了贡献的姬姓亲族和有功之臣;各诸侯可以拥兵,但必须随时听从天子调遣,定期向天子纳贡、朝贺;允许封侯世代承袭,并可在封国内分封卿、大夫;天子对诸侯有赏罚予夺之权,对封国中分封卿、大夫也有权过问。毫无疑问,武王实行的封邦建国方略,相对于商朝那种原始小邦林立的现象来说,显然是一个进步。

  它确有统天下于一尊的意义,在当时起到了巩固和加强全国统治的作用。

  家族成员

姬发

  父母父亲:周文王姬昌母亲:太姒 。兄弟长兄:伯邑考(姬考),母为太姒。早卒三弟:管叔鲜(姬鲜),母为太姒。与蔡叔度、霍叔处并称周初三监,监护殷商的顽军遗民,后发动三监之乱,声讨周公。兵败被杀。封国被废四弟:周文公旦(姬旦),母为太姒,也称周公旦五弟:蔡叔度(姬度),母为太姒。与管叔鲜、霍叔处、武庚发动了著名的三监之乱,声讨周公。兵败后被流放于郭邻,卒于迁所。

  周公命蔡叔度子仲继位于蔡六弟:曹叔振铎(姬振铎)七弟:郕叔武(姬武),母为太姒八弟:霍叔处(姬处),母为太姒。与管叔鲜、蔡叔度、武庚发动了著名的三监之乱,声讨周公。兵败后被贬为庶人,周公旦命霍叔处的儿子继任霍国君主九弟:卫康叔(姬封),母为太姒。

  平定三监之乱后,于前商朝故墟朝歌建立卫国,徙封康叔于卫十弟:冉季载(姬载),母为太姒。由四兄封季载在聃国,在今河南省颍州西,为周司空以辅佐周成王十一弟:郜叔十二弟:雍伯十三弟:毛叔郑(姬郑)十四弟:错叔绣(姬绣)十五弟:毕公高(姬高)十六弟:原伯十七弟:酆侯十八弟:郇伯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