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年开始实行海禁,但周边的小国非常羡慕大明王朝的丰富物产,口水都流了几丈。他们怎么能甘心被拒之门外呢?于是,在明朝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呼声下,诞生了一种新的交易形式——“朝贡”。简单来说,就是周边藩属国向天朝上国大明进贡物品,而大明则以“国赐”形式回馈外商所需的中国物品。
从明朝开始统治者们就只重视形式上的被尊重而不考虑实际了,所谓的“朝贡”听起来好听,不过实际上明朝赏赐给各国家的物品是他们进贡的“土特产”的几倍甚至十几倍之多,还不都是拿老百姓的血汗钱在给自己脸上贴金么?不过毕竟还能贴金,比晚晴直接被打脸还是好很多的。而在这些进贡者中,就有日本的一个位置,他们被允许10年一贡,贡舶必须持有明廷事先所颁"勘合"(执照签证)。
这种朝贡曾经在明朝中期由于日本内乱一度中断,后来在新任将军义教的主持下,日本又派遣明僧龙室道渊为正使,携带国书赴明,向宣宗献方物和国书,在北京签订《宣德贸易条约》,此后明日贸易正常进行,日本派出贸易团11次,时间持续百年以上。而就在其中第九次日本遣使来朝贡的时候,发生了一次战乱,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宁波争贡”事件。
日本大永三年,日本国内势力之一大内氏,掌握了明朝颁布的勘合,于是组成第九次对明贸易团,由宗设谦道率领三船三百余人,于嘉靖二年四月二十七日到宁波。日本国另一势力细川氏得知大内氏组织对明贸易团时,也文即派出一只船队,由鸳冈瑞佐和宋素卿率领,日夜兼程赶赴大明。
大内氏船队先出发,比细川氏船队提前抵达宁波港,但是由于各种通关手续繁杂,所以一时还没有检验勘合,等到细川氏船队到了之后,领头人宋素卿是中国人,了解国内行情,于是就贿赂当时主管的太监赖恩,竟然比大内氏提前上岸并开始验货。随后明朝的市舶司在嘉宾堂欢宴二个贸易团,在安排席位时,又将细川氏的鸳冈瑞佐置于首席,大内氏的宗设谦道居次。这样一来在国内就互相敌对的两派,因席位问题激起派性斗争,在宁波爆发了武斗。
大内氏抢出按规定收缴保存的武器,攻入嘉宾堂,细川派的弯冈瑞佐因无武器,立被斗杀,宋素卿逃出。但争斗还远未结束,大内氏追寻宋素卿至余姚江岸,又迫近绍兴城下,在折回宁波时,沿途杀害明朝官吏多人。到了宁波后,他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大掠市区,夺船逃向大洋,明朝派出追赶的官军指挥不幸阵亡,未能取得战果。
大内氏宗设谦道一伙在逃回本国途中,一船因遇风漂至朝鲜海面,朝鲜守卫军诛杀三十,生擒二十,缚献明朝。明朝把罪犯都送到宁波一同审理,最终处死了宋素卿,关闭了贸易港口,虽然后来一度又开放了口岸,不过由于倭寇横行,不久再次关闭,这次事件也就成为了后倭寇的时代的导火索。
所谓的"争贡",实际是大明王朝不能有效把控自己国门的失败案例,导致日本倭寇轻视大明,掳掠沿海人民,看来脸上的金子也不那么好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