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方宝剑和圣旨哪个权力大?差距还真不是一点点

  明朝曾给予尚方宝剑最大的权力。据说,明朝的巡按御史“代天子狩”,持尚方宝剑可以对五品以下的官员先斩后奏。这被认为是尚方宝剑最辉煌的时刻。然而,尚方宝剑只能先斩五品以下的小官,并且斩杀之后还需要奏请皇帝批准。也就是说,皇帝并不是无条件认可斩杀的合法性,而是允许将奏请程序后置。如果不慎杀错了人,同样会受到惩罚。

  这里要注意的是,尚方宝剑的意义,只是让持剑者,可以绕过三法司会审、不等皇帝批复,预先执行死刑。也就是说,执行完了,还是要报备皇帝,皇帝还是可以让三法司复核;如果最后调查下来,皇帝觉得你杀错了,你还是有责任的。

  皇帝给出征的将领赐剑,并赋予其生杀大权,可以有效地震慑人心。尚方宝剑只是代表奉皇帝旨意做事,虽权利很大,但不可乱用,乱用可以被收回。被授予尚方宝剑的大臣,可以先斩后奏,代表了皇帝的意愿,是非常的信任,至高无上的荣誉,回京述职的时候也就还回去了。

  但是、圣旨是什么东西?圣旨是皇帝的无法可依的决定、圣旨是代表帝王制度皇帝的权威。在帝王制度里、圣旨远大于尚方宝剑。比如在七俠五义的故事里、包拯要铡大奸大恶之徒、虽然手持尚方宝剑、但是还得用计谋使自己在没有接到圣旨之前铡了坏人、一旦接到圣旨、坏人就铡不了了。所以说、在权大于法的封建帝王制度里、圣旨的权力远远大于尚方宝剑的。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