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隆宗门上为什么会有一个箭头?是谁留在那的

  北京故宫,熙来攘往。

  如果你是一个懵懵懂懂、走马观花的游客,还真发现不了,在隆宗门的牌匾上有一个箭头。

  首先,我们来看看隆宗门的位置。

  隆宗门位于故宫乾清门前的广场西侧,与东侧景运门相对而立。隆宗门的北面就是养心殿,皇帝的办公室兼休息室。西面就是慈宁宫,很多小说里都是太后住的地方。

  进了隆宗门,就属于内廷了。在清朝,内廷除了皇帝的特殊召见,哪怕你是皇亲国戚,也不能随便遛弯,一般人如果私自靠近隆宗门,那是要论罪的。

  妥妥的大内禁地,为什么在门额上会有这样一个箭头呢?

  有一种说法,李自成率军攻进北京时,经过隆宗门,李自成抬手一箭,正中匾额。后来清军入关后,就把匾额上的箭头留了下来,意思就是告诫爱新觉罗的子孙,你们要是不好好干,下一个亡国的就是你们。

  这种说法很不靠谱。

  原因很简单,这个匾额上明明就是满汉两种文字。难不成明末的崇祯皇帝脑子抽抽了,提前用满文标注门禁,以免今后清军在紫禁城里迷路?

  还是从正史上找找吧。

  据《清史稿·仁宗本纪》记载,“是日,奸人陈爽数十人突入紫禁城,将逼内宫,皇次子用枪殪其一人。一贼登月华门墙,执旗指挥,皇次子再用枪击之坠,贝勒绵志续殪其一。王大臣率健锐、火器营兵入,尽捕斩之。”

  据《清史稿·宣宗本纪》记载,“十八年九月,从幸秋狝木兰,上先还京师,而教匪林清党犯阙之变作。是月,戊寅,贼入内右门,至养心殿南,欲北窜。上御枪毙二贼,馀贼溃散,乱始平。”

  事情清楚了。

  嘉庆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813年,隆宗门前发生过一场低烈度的战斗。

  当时,嘉庆皇帝出京秋狩,王公大臣左呼右拥,禁卫御林浩浩荡荡,都去承德打猎去了,紫禁城的安保档次一下子就下来了。

  也正是那个时候,中原大地上正在进行着一场“天理教”农民起义。所谓“天理教”,其实是白莲教的一个分支,整个清朝历史,白莲教起义此起彼伏,很是热闹。

  “天理教”北京分舵的头领林清敏锐地发现紫禁城空虚,建功立业,正当其时。经过一番筹划,“天理教”北京分舵拼凑出一支200多人的队伍,杀向紫禁城。

  可是,没有迫击炮,没有毒刺导弹,就算是紫禁城空虚,那也不是200来号人能啃得动的。

  “天理教”的渗透能力很强,居然有太监引路党作为内应,于是,一个名叫陈爽的小头目率领一支小部队奇迹般地快速冲近了隆宗门,只要进了隆宗门,就算是进入真正的皇家大内了。

  不过,当义军冲到门前的时候,大门紧闭,一时半会儿还真是弄不开。怎么办?翻墙!

  这时候,皇次子爱新觉罗·旻宁,也就是未来的道光皇帝因为有事情要处理,已经从木兰围场提前回京。

  只见旻宁不慌不忙,用手中的鸟铳,先后击毙两个翻墙的义军,稳住了局势。

  很快,大批军队赶到,叛乱只翻出一朵小浪花,迅速被镇压下去。

  隆宗门匾额上的箭头,就是在义军进攻时留下的。

  嘉庆皇帝回京后,很是后怕,甚至下了一道“罪己诏”,说这次事件虽然没有引起特别严重的后果,但性质恶劣,“汉、唐、宋、明之所未有”。

  在清理战场的时候,嘉庆皇帝特别关照,就让这个箭头留在匾额上,时时刻刻提醒爱新觉罗的子孙居安思危,如履薄冰。

  旻宁则因为在变乱中的镇定表现,被封为和硕智亲王,所用的鸟铳也赐了个响当当的名字——“威烈”。

  此后,旻宁更加被皇帝老爹看重,终于在七年之后,顺风顺水接班成功。

  下次去故宫的时候,千万记得找找那个箭头。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