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熟悉战国史,或曾读过史记,应该能够明白,长平之战并不是一场普通的攻城掠地战,而是秦赵两国间的一场决定性战役。换句话说,这场战争就是“你死我活”的结果,且胜负直接关系到谁能最终统一天下。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长平之战结束30年后,赵国才被秦国所灭呢?
长平之战发生在上党地区,这里属于山西省中南部,也就是晋阳军区的范围。赵国的破碎地形对于国内的调兵和后勤非常不利,但是却可以保证赵国不会被一招击杀。长平之战的惨败,主要是晋阳军区的巨大损失,对于邯郸以及代郡,没有造成致命影响。

长平之战,秦国和赵国都是倾举国之力决战的一次大战,关乎秦国是否再有能力统一六国,关系东方六国国运兴衰的存亡之战,两国都是倾尽全力去战。长平之战后,赵国损失巨大,达45万人之多,而秦国也伤亡达30万人,之后秦国想一下灭掉赵国,又派遣军队进攻赵国都城邯郸,而赵国虽然在长平之战中损失惨重,但国力尚在,在邯郸发生的两次战役,让秦国再次损失了30万人,最终在楚国等国的帮助下击败了秦国在邯郸的军队。

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连续两场大规模的战役,秦国也很疲劳,尤其是邯郸之战后,秦国多年东出的成果,包括河东郡,太原郡,上党郡等地全部被瓜分。如果当时,齐国和燕国积极一点,估计能反攻秦国一把!所以,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后将近三十年灭赵国,已经是很有实力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