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春秋时期嬴姓诸侯国,侯爵国

  春秋时期是嬴姓的一个侯爵国,据《竹书纪年》记载,当时夏后相即位后第二年就开始征黄夷。卜辞中还有一段“伐于黄尹二羌”的记载,记述商人进行祭祀,可能是黄夷最早的被记录下来的历史。周人灭掉商朝后,黄人归服了周朝,但还是保留了一定的地位。从出土的东周时期黄国及相关的青铜器来看,嬴姓的黄国和姒姓的曾国一直保持着婚姻关系。目前,黄国故城位于河南省潢川县城西北6公里的隆古乡境内,遗址依然保存完好,是全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竹书记年》文献载,黄国源于黄帝公孙姓轩辕氏,崛起于中国南方,是古代淮河流域的霸主。早期称为黄夷,是东夷集团的后代,九夷的一支。春秋时期,楚国称霸,黄国不服,借地域优势,近与江、道、柏、弦乃至随国结盟,远与齐、宋、郑、卫、鲁等修好,曾一度与楚抗衡,至公元前648年为楚所灭。

  黄国,史实见于《左传》,始于鲁桓公八年(公元前704年)。这时楚国方兴,在楚地约会诸侯,黄、随二国都没参加,结果,汉阳的随国受到讨伐,淮水的黄国由于相距较远,躲过一劫,但也遭到楚国的斥责。鲁庄公十九年(公元前675年),楚文王首次伐黄。公元前675年,楚文王"伐黄,败黄师于踖陵,遂还" 。可能是感动黄国的抵抗精神和强大武力,楚军并没有一鼓作气灭亡黄国,在惨胜之后匆匆回国。而面对势力已扩张到淮河中上游的楚国,黄国采取了依靠强齐抵御强楚的策略。鲁僖公二年(公元前658年),黄国参加了在宋地举行的谋划伐楚的齐国、宋国、江国、黄国等四国会盟。第二年,四国又在山东阳谷盟会。前655年秋天,黄、江二国伐陈。随着齐国霸主地位的形成,淮域诸国纷纷叛楚附齐。极力北上争霸的楚国当然不甘示弱,前655年就将黄国的姻亲小国弦国灭掉,弦国国君逃到了黄国。6年后,即前649年冬,楚国借口"黄人不归楚贡",出师由伐黄。半年后,即前648年夏,黄国终于被楚成王带兵灭国了。

  黄国据《史记》与《黄国故城志》所载黄国建国创始人为赢姓伯益长子大廉字太康,建立于公元前2148年春光州定城西十二里故城隆古乡。黄夷南下中原,东夷少昊的后裔--黄夷的后代赢姓伯益长子大廉字太康建立了黄国。黄国为赢姓黄氏。但卜辞中有"伐于黄尹二羌"的记载,是黄夷(尹)最早的记载。从黄姓最原始的族源少昊氏的黄夷来说,黄氏无疑起源于少昊嬴姓。原始社会晚期至夏朝商朝和西周时期称黄夷,东周列国时期称黄国。周襄王四年癸酉(公元前648年)约传衍五十代黄国裔孙,春秋末年被楚国吞并,地名依然称黄邑。国君赢姓黄氏。进入封建社会以后称光州。

  黄国的后代黄歇后仕于楚,被封为春申君,地位仅次于楚考烈王,是战国四公子之一。楚考烈王没有儿子,黄歇为这件事发愁,就寻找宜于生育儿子的妇女进献给楚王,虽然进献了不少,却始终没生儿子。后来赵国李园把他的妹妹献给黄歇,并立即得到黄歇的宠幸,并有孕。后来黄歇将李园的妹妹进献给楚王。楚王把李园的妹妹召进宫来很是宠幸她,生了两个儿子,一个是楚幽王,另一个楚哀王,把李园妹妹封为王后。楚考烈王去世,李园抢先入宫,并在棘门埋伏下刺客。春申君进入棘门,李园豢养的刺客从两侧夹住刺杀了黄歇,斩下他的头,扔到棘门外边。同时就派官吏把春申君家满门抄斩。而李园的妹妹原先受春申君宠幸怀了孕又入宫得宠于楚考烈王后所生的长子便立为楚王,这就是楚幽王。

  古黄国处于江淮之间,守东方诸国西入淮河上游的门户,当南楚北进中原之要冲,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鲁僖公十二年(前648)黄为楚所灭。黄国属东夷之国,处于楚与中原之间,在其发展过程中,有机地融合了中原文化、东夷文化、江淮文化与楚文化。

  黄国先民即夏商时期的黄夷。因黄国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被楚所亡是在情理之中。黄国文化在保留东夷本土文化因子的基础上,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并在器物制造技术、纺织技术、雕刻与绘画技术方面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有些甚至超过当时的中原文化水准。其墓葬制度、生活习俗等方面自成一格,并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既是一个文化的传播区域,又是东西、南北文化的交汇与融合区域。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