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死前留下一首诗,四个字预言大清灭亡?

  和珅是大清第一贪,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他不仅令后世铭记第一贪的称号,还留下了无数谜团。其中包括:他到底拥有多少金银田产,是如何贪污聚敛的等等问题,历史都未能给出清晰的答案。另外,他留下的一首绝命诗也成为了一个巨大的谜团。

  嘉庆皇帝

  嘉庆四年正月初八日,乾隆皇帝驾崩的第6天,软禁在殡殿的和珅被抓进了刑部大牢。在大牢里,和珅用准备的纸笔写了不少诗歌,这些诗歌大多是为自己鸣冤和争取宽大处理的。事实上,审判和珅的罪行并没有那么顺利。与和珅一起被拿下的军机大臣福长安宁死也不检举和珅的罪行,审判的几位亲王也对和珅多有照应。

  但即使如此,嘉庆皇帝要杀和珅的决心是改变不了的。正月十八日,嘉庆帝采取了直隶布政使吴熊光的建议,以快刀斩乱麻之势迅速将和珅问成死罪,颁布谕旨将和珅处死。当时认定和珅的罪状有“二十大罪状”,处刑的方式是“剐杀”也就是凌迟处死。由于和珅曾经担任过首辅,有正好是乾隆丧期,因此改为“加恩赐令自尽”(《清仁宗实录》卷三八)

  和珅

  正月十八日晚,和珅被赐白练一条自缢身亡。和珅死后,他在狱中写的诗被清宗室成员裕瑞搜集,编成了一本名为《嘉乐堂诗集》。他的绝命诗虽然没有录入《嘉乐堂诗集》,但早已经过狱卒传到了坊间,最后被录入了《清通鉴》。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五十年来幻梦真,今朝撒手谢红尘。

  他时水泛含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

  和珅诗集

  这种解释出自典故“夏桀龙漦”,在古籍《国语·郑语》和司马迁《史记》中记载,夏朝末期有二神龙止于王庭,夏后主得龙漦(传说中龙的唾液)而秘藏之。越数百年后,周厉王开盒观看,不慎将龙漦流出,化为玄鼋,玄鼋在宫中乱窜,最后钻入一名宫女肚子之中,宫女因此怀孕生下了褒姒。后来,周幽王为了褒姒烽火戏诸侯,导致西周灭亡。所以,和珅所说的水泛含龙就是这个意思,后来慈禧太后祸乱清宫,直接导致了清朝灭亡。

  烽火戏诸侯

  这是一个流传得很广的说法,还有一个说法也一直被后人认可。那就是“水泛含龙”的真正意义乃是指和珅被杀前一年的黄河大决口,这是“水泛”一词的解释,而“含龙”则指的是大水后30余年,慈禧太后出生,女主借助水患降临,最后灭亡了大清。

  这两种说法并非是今人的妄自猜测,在《清高宗内禅证闻》一书中,就曾对此进行了解释:临绝作诗,似偈似谣,不甚可解。或谓“水泛含龙”似用夏后龙漦故事,为孝钦祸清之兆。《清通鉴》在收录这首诗时,也并未注明“水泛含龙”这四个字的意思,只交待了这四个字来源于朝鲜史籍《李朝实录·正宗大王实录》卷五一。当时朝鲜使臣出使中国,记录下了当时这首诗流传出来的情形,因而又被作为例证收入了《清通鉴》。

  慈禧

  那么,这个流传了几百年的预言,真的是和珅临死前的诅咒吗?真相也许是这个样子的:

  嘉庆八年,和珅被赐自缢身亡。和珅在临死前写下了这首绝命诗,也即是被称为“衣带诗”的和珅绝笔。和珅死后,他的绝命诗在坊间流传,虽然绝命诗普遍被人们所知,但由于和珅是被处死,因此士大夫无人敢将此诗收录。但此时朝鲜使臣正好在中国,因而朝鲜使臣徐有闻将此诗写下,最后徐有闻回国,这首诗就被收录进了《李朝实录·正宗大王实录》卷五一。

  朝鲜使臣

  时过境迁之后,和珅之死的风波渐渐平息,《清通鉴》又将此诗从朝鲜引了回来。在《李朝实录·正宗大王实录》中,那最关键的“水泛含龙”四个字的泛字写法与“汛”、“汎”类似,因此就将“水汛”写成了“水泛”,而可能由于徐有闻将“睢”字误听成了“水”字,因此将原本的“睢汛”写成了“水泛”,而“含龙”的真实写法应该是“合龙”。

  因此,这4个字的真实写法应该是“睢汛合龙”。为什么一定是这四个字呢?根据是什么?这就要查看和珅被处死时出现的最大事件:据《清仁宗实录》记载,当年黄河发大水,睢州下汛即曾迭见险情,8月29九日夜睢州上汛大水漫溢,冲出大堤,在著名的睢口出现了大决口。当时负责河道管理的河工多次奏报,将这个重大的汛情称之为““睢汛”,这可是当时最大的事件,朝廷上下人人皆知。

  黄河决口

  为了抗汛,当时在睢口留下了十八丈宽的缺口,预计准备在年前将缺口合龙,将黄河水进行疏浚。但由于当年气温骤降,河道堆积了大量冰块,于是只得请求暂缓合龙。在当时,合龙是一件大事,照例要由京师大员送来藏香20支,隆重祭祀河神。

  和珅绝笔诗的最后两句“他时睢汛合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从这个角度分析的话,这句诗就能解释得通了。我们可以想象的是,和珅在临死前还在表忠心,我虽然死了,但到了睢汛合龙那天,你们将看到我的忠魂在香烟缭绕之中出现。

  和珅府邸

  这才是和珅绝命诗的合理的解读,在将死之际和珅并没有绝望、并没有崩溃,更没有诅咒,他还在继续表忠心,希望皇帝还能够回心转意。这才是和珅,这才是和珅绝命诗要表达的意义。而后世各种以讹传讹的解释,不过是因为徐有闻写错了几个字造成的误解罢了,真相就是这样简单。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