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历史真相背后的真实人物形象及其生平结局》一书揭示了这位三国时期重要人物的真实形象。周瑜被描绘为一个聪明机智、有决断力且有领导才能的军事家,他在对抗曹操和孙权的角逐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然而,他的生平结局却充满了悲剧色彩,早逝于年轻的年纪,留下了一段令人唏嘘的传奇故事。
文章结构介绍
以史为鉴、以人为鉴。大家好,这里是一心只做好历史问题回答的“有史快看”,今天给大家从《三国志》与《三国演义》的关系到为什么以《三国志》作为研究三国史的首选参考书籍?最后来深入了解历史中的周瑜人物品格。
前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主要源于三大关键性的战役,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猇亭之战(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而这三场战役的胜利者,除了君主的曹操不算,其余两位名将都出于孙吴,而且以周瑜为首,那历史上的周瑜是心胸狭窄、嫉贤妒能之人吗?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活活气死的吗?
公元208年,周瑜身为前部水军大都督,用火攻之计大破曹操,这便是举世闻名的赤壁之战,令不可一世的曹操未能度过长江,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可是在《三国演义》中,周瑜的人品却有三大诟病:心眼小(容不下比他高明的诸葛亮);气量小(被诸葛亮活活气死);无良心(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多次帮了他的大忙,而周瑜却想恩将仇报)。那周瑜的人品真的是如此恶劣吗?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关系。
《三国演义》最初的全民为《三国志通俗演义》,罗贯中以《三国演义》作为书名的意思很清楚,就是对陈寿《三国志》这部书的通俗化地诠释和推广,那么既然是以三国志为基础,那么周瑜的种种性格和人品,我们就要通过看三国志来得知。
为什么要以《三国志》作为研究三国史的首选书籍?《三国志》这本书的作者叫陈寿,西晋史学家。陈寿的父亲和他自己原来在蜀汉政权做官,被曹魏灭亡以后就下岗在家待业,后来曹魏被西晋王朝取代以后在中央王朝担任撰写史书的史官,公元280年,西晋消灭了孙吴,统一全国,于是陈寿就开始撰写反映三国时期历史的史书《三国志》,此书写成以后由于有点众多,反响很好,于是以后同时代其他反映三国史的其他著作先后都失传了,唯独留下《三国志》流传至今,成为二十四史之一。所以现今研读三国历史,以《三国志》作为首选书籍成为了公认。那么我们既然要了解三国中的人物必然要从《三国志》中了解得来。
周瑜被“黑”第一:关于周瑜的三大诟病在《三国志》中完全没有提到过,不仅是《三国志》没有记载,连为《三国志》做注释的裴松之注里面引的多种史书中也没有记载
第二:周瑜的死,在史书中记载的是病卒,周瑜死前些了一篇奏章中写到“道遇暴疾”----《三国志 . 鲁肃传》,明显他的死与诸葛亮没有关系。包括其他记载真实三国历史文化的相关书籍《后汉书》、《晋书》、《资治通鉴》等等都没有说是被诸葛亮气死的。
周瑜的三大人品及表现事件:一、大方“送兵马”:
出身高官名门,家庭非常富裕,周瑜先祖做到过朝廷第一流的“三公”。周瑜与孙策二人皆有远大志向,在志趣相同、话语相投的情况下,两个16岁一见面便相见恨晚,于是结为亲兄弟一般的好朋友。
五年以后21岁的孙策准备从江北打到江东开创基业,于是准备从历阳(现在的安徽和县)打到老家富春,现今21岁的孙策想凭借自己的力量打到老家是很悬的,因为江东地方很大,而他的力量很小。当时的江东是扬州江南部分,一共有四个郡,在册人口300万,面具相当于江苏、安徽的江南部分,还要加浙江、福建、江西三个全省,而当时他的人马有多少?《三国志.孙策传》------“兵才千余,骑数十匹”。
孙策要打回江东钱,给周瑜写一篇“创业计划书”,说了自己的宏伟计划,周瑜马上筹措了一大笔资金,招兵买马、购置船只就在历阳这一个必经之路静等孙策到来,接着两方兵马合并,孙策又多出四五千兵马,而这多出来的兵马便是周瑜无偿奉献的。虽然说周瑜家庭很富裕,但是筹措资金招兵买马也不是简单的事,他也面对着变卖家产的风险,但他能不顾这一切能无偿给予孙策如此厚礼,可谓体现了周瑜的大方。
二、大义“解动荡”:
大义就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在当时封建社会最重要的大义就是君臣大义,东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策26岁突然被仇家暗算逝世,二弟孙权接班,这是孙吴的政权内部立马出现了动荡。
因为外有强敌入侵,入侵者就是荆州的黄祖,之前孙策打过江东时与黄祖多次交锋,现今黄祖听说孙策被刺杀,马上派兵攻打孙吴;内部也出现了内患,当时内患只要为“山越”,山越就是当时江东深山地区居住的山民,这些山民有很大一部分是古代越族的后裔,所以史书里称为山越,大体就是现今安徽、浙江、江西这一带接壤的山区。孙策打过长江的时候发生过激烈的对抗,孙策采取的时暴力政策,所以孙策刚死,山越就马上趁机发动反抗。
面对内有外患,接盘的又是19岁的“毛头小子”(孙权),在这政局动荡的时候,终于有人站出来,这对稳定局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人便是周瑜。周瑜马上采取相应举措,稳定政权,什么举措呢?《三国志.周瑜传》中写到“是时权位为将军,诸将宾客为礼尚简,而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意思就是说当时孙权接盘的时候,很多将领对孙权的礼节过于简单(不尊敬),唯独周瑜尊君臣之礼。
只有周瑜对孙权遵循君臣礼节,这礼节就是见了孙权要举行跪拜礼;君主端坐的时候要肃立在两旁,没有让说话不能随便张口就来。而当时周瑜这一看起来很微不足道的事情,在当时来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一带头,原来朝堂之上无组织无纪律的现象马上就没有了,稳定了政权。
三、大度“让程普”:
《三国志.周瑜传》中写到“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唯与程普不睦”,就是说周瑜性格很开朗和别人的关系也很好,唯独就是与程普不睦。但是与程普不睦这一点只是记载了片段,接下来我们看看全貌是如何的。
赤壁之战前周瑜没有统领了军队和曹操作战,当时孙权拨给他的军队是三万人,三万人分为两部,左部都督周瑜,右部都督程普,总指挥周瑜。孙吴的将领按照年资来排的话分为三期,孙坚时期加入的为“黄埔一期”;孙策时期加入的为“黄埔二期”;孙权时期加入的为“黄埔三期”。程普是属于黄埔一期的,而周瑜是黄埔二期,所以周瑜资历比程普小。
程普认为论资历,我在你之上,赤壁之战我们两个官位是平级的,凭什么指挥权在你身上?于是就不服从周瑜的指挥,就和周瑜作对,差点毁了御敌之策,但是周瑜始终不跟程普计较,而且屡次被程普欺负他都不马上发作,程普后来觉得自己做的不对,于是对周公谨非常佩服,而且还和别人说“我和周公谨交往就好像饮酒味醇厚的醪”。“醪”就是米酒,没有去米糟的米酒,不觉自醉,不知不觉就醉倒了,也就是不知不觉之间就被周瑜感化了。
所以从史书上,把这三段故事一结合起来就有了一个对周瑜自身人品的一个全貌了,周瑜和程普之间的矛盾只是一个短暂的时期,而且错不在周瑜,是程普的摆谱,但是由于周瑜能容人,所以最后程普也由衷的佩服周瑜,于是才有了赤壁之战的御敌基础。
“有史快看”在此感谢各位看官的品读,如果感觉讲得不错,希望您点赞评论或关注对我的解说给予支持,我将不断为大家带来精彩的历史解答,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部分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