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谁人不知?历史上的一代名将,闻名遐迩。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一生也笼罩着许多神秘的面纱。他与孔明、曹操等人相辉映,被传颂千古。但历史真相昭然,问一声:既生瑜何生亮?让我们一同揭开周瑜的神秘面纱,从历史的记载中了解这位传奇人物的真实面貌。
说到周瑜,我们会想到《三国演义》里的周郎,
还会想到那一句话:周郎妙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那么周瑜除了英才盖世,风流倜傥之外,真的就是那么小心眼吗?今天我们说一下历史上真正的周郎。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庐江舒(今合肥庐江舒县)人,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
那么周瑜是不是像《三国演义》中那么气量小呢?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一,周瑜不仅仅是杰出的军事大将才能 ,而且在气量 、品行 、性格等方面都很令人敬佩。并不是小肚鸡肠。程普是孙权帐下老将,自恃屡建奇功,资历较深,有点看不上周瑜,不信服,屡次欺侮,周瑜从不与之计较,终极博得老将的敬佩敬重。他还光明磊落,用人不徇私,引荐贤达的鲁肃,独俱伯乐之才。周瑜还兴趣高雅,通晓音乐。与《广陵散》并著的《长河吟》,传说是周瑜作的曲 目,同时还传周瑜称此曲只要诸葛亮能和其弦、会其意。
二,周瑜在军事上勇猛善战,计谋过人。说他是军事家,一点也不过火。孙权说他 :“公瑾雄烈 ,胆略兼人 ,遂破孟德 ,开辟荆州,邈焉难继。” “孤非公瑾 ,不帝矣。”我们所熟知的赤壁之战,是经周瑜详细策划、安排和指挥的,成为三国历史上闻名战役。
三,在政治上,眼光长远,智慧过人。是他帮助孙策打下孙吴的江山,而袁术也曾经拉拢过他,他看到了袁术的短浅,毅然离开了他,回到孙策身边。曹操在官渡之战后兵力日益增强,他下书让孙权送子到曹营为人质。在曹操这个要求面前,谋士张昭秦松犹豫不决,周瑜毅然进言孙权,“今将军承父兄余资 ,兼六郡之众 ,兵精粮多 ,将士用命 ,铸山为铜 ,煮海为盐 ,境内富饶 ,人不思乱,泛舟举帆 ,朝发夕到,士风劲勇 ,所向无敌 ,有何逼迫,而欲送质”一番有理有据,慷慨陈词,解除了孙权的忧虑。
说到周瑜的长远眼光,我们还会说到他的两次对孙吴的长远规划,一次是建安七年的202年,这是周瑜第一次对东吴的发展做出长远之规划。后来周瑜在赤壁之战后提出了一个更为宏伟而惊人的政治纲领 ,《三国志》记载:今曹操新折衄 ,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 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 ,北方可图也。这一点也不逊于隆中对呀。如周郎不死 ,以公瑾之雄才 ,江东将领之英勇 ,实现“得蜀而并张”当不会只是历史的假设和空想,那么历史将会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