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观念中,诸葛亮的师承常被认为是黄承儒。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诸葛亮的真正恩师是王粲。王粲是诸葛亮的远房亲戚,也是他的恩师和启蒙老师。在王粲的指导下,诸葛亮继承了优良的家学传统,得以扬名立万。这段由血缘关系和师生关系交织而成的情感纽带,令人感慨万千。
人们都有一种心理,当历史上出现一个厉害人物的时候,都会问一下他的师傅是谁?一般都会觉得他的师傅是比他更厉害的。比如传说庞涓、孙膑、苏秦、张仪就师从于鬼谷子,鬼谷子显然是比这四大弟子更厉害的人。如果一个厉害的人找不到他的师傅,我们都会觉得不可思议。比如韩信,后人就一直没找到他的师傅,所以干脆称他为“兵仙”。只有神仙才是无师自通的。张良则给他附会一个“圯上老人”的故事,说他的师傅是黄石公。
诸葛亮也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那么,诸葛亮的师傅是谁呢?
有人说,诸葛亮的师傅是庞德公、司马徽这两个人。
庞德公是一个大隐士,刘表数次来请他出山辅佐自己,但是庞德公都推脱不去。后来,庞德公还带着他的妻子儿女去鹿门山采药,从此不知所终。
庞德公的出名,最主要的,是因为他拒绝刘表,以及进山当了隐士。在古人看来,隐士都是深藏不露的人。不过,庞德公究竟有多大的本事,因为他没有实际的操作案例,又没留下著作,所以我们其实不得而知。
虽然庞德公的真实水平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他识人水平却是一流的。当时他评价诸葛亮是“卧龙”,评价庞统是“凤雏”,这一点却还是评价得比较准的。他既然有这样的识人水平,相信他本人的能力应该也是不差的。
司马徽不是隐士,但他对当官也不是很热心,算个半隐士。刘表听说了他的大名,前往拜访他,也想把他招为己用。司马徽比庞德公更聪明,庞德公只是表明自己不愿意出仕,司马徽则在刘表面前表现自己很愚蠢,以至于刘表见了司马徽后,说:“世间人为妄语,此只小书生耳,其智而能愚者皆类。”也就是说,世上的人都喜欢说虚妄的话,这个司马徽不过就是一个书生罢了,其智慧也就和普通人差不多。
但司马徽确实是个有才能的人,至少整个荆州地区的人都是这么说的。而且,司马徽也当过老师,确实也教过不少人。最后诸葛亮和庞统,也是司马徽推荐给刘备的。
不过,要说诸葛亮是庞德公和司马徽的学生,这却是没有历史记载的。庞德公并没有教过书。司马徽虽然教过书,但历史上只是说刘廙、向朗这些人是司马徽的学生,并没有说诸葛亮是他的学生。如果诸葛亮真是他的学生,历史上一定会记下来的。
由此可见,要说诸葛亮的老师是庞德公、司马徽,显然是说不过去的。
再说了,诸葛亮在政治、军事上的才干,庞德公和司马徽似乎也教不了,他们能讲的,也都是人生哲理,但是讲具体的军事谋篇和政治布局,尤其是政治管理,也许他们并不会。毕竟这些东西需要有实际操作经验,没有经历过的人,也是没办法教别人的。
恰恰诸葛亮最大的成功是政治上的成功。而诸葛亮之所以会取得政治上的成功,最重要的一点,是诸葛亮很会处理人际关系。以至于蜀国上下,都对他非常认可。以至于无论是他的朋友,还是他的竞争对手,如庞统、法正、李严等人,都交口称赞诸葛亮。最终他在蜀国获得了最高权力,也没人对他拥有这样的权力有意见。
庞德公和司马徽,因为是隐士,因此他们可能最大的短板,就是处理人际关系上很差。显然,这一点他们完全教不了诸葛亮。
那么,诸葛亮很会处理人际关系,绝大的政治才干是从哪里来的呢?我觉得这与他小时候的经历有关。诸葛亮有三兄弟两姐妹,但是父母都早丧,他不得不跟着叔叔诸葛玄过日子。但是,诸葛玄的日子又过得不如意,本来是豫章太守,又被朝廷取缔,不得不前往投奔刘表。但是刘表实际上并没有重用诸葛玄,并没有给他官做。诸葛玄的日子过得不如意,但是并没有闹出他虐待诸葛亮兄弟的事情。由此可见,这样的背景,让诸葛亮从小有机会博览群书,从小见到荆州的各种上流人物,又能在艰难的生活中,学会处理各种关系。也正是这样,才造就了诸葛亮的博学,以及他很好的性格。
因此,要说诸葛亮有什么老师的话,这样的老师有两个:一是书本,二是生活。
(参考资料:《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