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是东吴的开国之君,他辛劳开创了东吴的基业,为东吴的兴盛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然而,当他将政权传承给他的弟弟孙权时,孙策却仅仅获得了王的封号,而非皇帝的称号。这一情况引发了人们的疑惑和猜测,为什么孙策不被封为皇帝呢?这或许涉及到历史背景和权力争斗的复杂因素。
文/格瓦拉同志
在谈论三国话题时,“小霸王”孙策从来都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大人物。作为名将孙坚的长子,孙策率军渡江,占据江东六郡,成为割据一方的大诸侯,并奠定东吴的基业。等到临终前,孙策又力排众议,将职位让给孙权,并留下张昭、周瑜二人尽心辅佐他,对胞弟的帮助真可谓不遗余力。但让人费解的是,孙权称帝后,对待亡兄及其后代却很是薄情,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但凡一个政权创建后,首先需要做的工作,便是定国号、立宗庙,追尊祖辈、父辈的帝号,以示慎终追远、不忘根本。以西晋为例,晋武帝司马炎登基后,不仅追谥祖父司马懿(宣帝)、父亲司马昭(文帝)为帝,而且还把伯父司马师(景帝)请进宗庙,享受帝王的待遇。由此可见,开国皇帝追谥帝号的对象,并不仅限于直系亲属,旁系亲属同样也能被尊为皇帝。
更何况,司马师只不过是扩大司马家的势力而已,充其量也就是个过渡人物,就实际功绩和重要性而言,根本无法与孙策相提并论。如果司马师都有资格获得帝号,孙策岂不是更应当如此?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孙权称帝后并没有追谥兄长为帝,而只是给了他一个长沙桓王的谥号。并且对于孙策独子孙绍,孙权也只是封了他一个侯爵而已,连个郡王都不肯给,实在是薄情寡义。
孙权之所以如此慢待兄长和侄儿,首要的原因,便是他心胸狭窄、私心极重。对于孙权不肯追谥兄长为帝这件事,《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毫不客气地评论道:“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义俭矣”(见《三国志·卷四十六》),潜台词便是孙权薄情寡义、心胸狭窄,毫无开国之君的大度。
但是在孙权看来,他这样做有着不可告人的“苦衷”。因为,他一旦追谥兄长为帝,那么孙策的子孙便同样拥有皇位的继承权,这是他绝对不能接受的。正是出于这种私心,孙权才追谥兄长为王,算是从名份上断绝了孙绍及其后人继位的可能性,这也算是帝王心术的一种鲜明体现。
除此之外,孙权不愿追谥兄长为帝,还有为自己正名的考虑。众所周知,东吴的奠基人是孙策,并且开国元勋也多是他的部属,这就是西晋史学家孙盛所说的“策为首事之君,有吴开国之主;将相在列,皆其旧也”(引文同上)。如果孙策被追谥为帝,那么他便名正言顺地成为开国皇帝,而孙权则会沦为“守成之君”,历史地位将会大大降低,这是他绝对不能接受的。
再者说来,东吴的朝臣、将领们多是孙策的部属,出于效忠主君的心理,难免会对孙绍产生好感。一旦孙策获得帝号,孙绍便具有继承皇位的合法性,彼时一旦对孙权不满的势力集合在他身边,后果将不堪设想。正因如此,孙权才没有追谥兄长为帝,以便彻底断绝这个隐患,这就是孙盛所说的“夫正本定名,为国之大防;杜绝疑贰,消衅之良谟”的深意(引文同上)。
从以上两大要点来分析,孙权拒绝追谥兄长为帝,是在深思熟虑后做出的明智决定,有助于保障皇位的合法、有序继承,消除内乱隐患。尽管看上去有些薄情寡义,但对于维护国家的安定而言,这又算得了什么?
最后简单说一下孙策后人的情况。孙策的独子名叫孙绍,在孙权称吴王的当年(222年),奉命与张昭、縢胤、邓礼等人一起,依据周、汉两朝的旧礼,制定帝王临朝的典礼。7年后孙权称帝,孙绍被封为吴侯,后来又被降封为上虞侯,此后事迹不详。孙绍死后,儿子孙奉承袭侯爵,在吴末帝建衡二年(270年)时,因遭皇帝孙皓猜忌有谋反之心,因此遭到杀害,子孙情况不详。
除此之外,孙策还生有三个女儿,其中长女嫁给丞相顾雍之子顾邵,次女嫁给名将陆逊,三女则嫁给大将朱治的次子朱纪。顾邵官至豫章太守,以博闻强识、善于识人著称,两子顾承、顾谭皆至显官;陆逊官至丞相,因卷入太子孙和、鲁王孙霸的内斗中,遭到孙权的斥责,最终忧愤而死,长子陆延早夭,次子陆抗官至大司马、荆州牧,是三国末期名震天下的良将;朱纪官至校尉,其他情况不详。
史料来源:《三国志》、《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