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司马光与王安石之仇可谓恩怨纠缠,他们之间的矛盾不仅影响了个人的命运,更深远地影响了整个国家的政治走向。司马光作为北宋两宋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和思想家,与继任者王安石的改革政见产生了激烈的碰撞。这种阴阳对立、恩怨情仇的化解,不仅体现了两个政治思想的斗争,更体现了政治权力与学术思想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
小学的时候学司马光砸缸,知道了这个代表聪明的名字。后来学历史,知道他写了《资治通鉴》,才知道长大后的他也并没有长残,而是成为了一代名臣,历经四朝,死后被追赠太师、温国公,可谓是荣耀一时。司马光与王安石是一对政敌,两个人斗得你死我活,为了斗倒王安石,司马光不顾儒家礼法,竟然要去做卖国贼,这是怎么回事呢?
宋仁宗时期,与西夏之间的战事是国家的主要外患,两国经历了数次大战,宋朝先胜后败,不过西夏也没有胜的光彩,国家元气大伤,两败俱伤的两国痛定思痛,商谈合议,最后确定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和平。
但是北宋王朝日渐衰落,每年还要给西夏送钱,国库亏空巨大。宋英宗时期,亏空达到1750万之巨。宋神宗即位后,想要励精图治,他开始召见王安石,对国家忧心如焚的两人一见如故,一拍即合。在共同的信念支持下,王安石开始变法。
既然变法,就有利有弊,一定会引起一些社会阵痛,王安石的变法亦是如此。宋神宗死后,新上位的宋哲宗还小,掌权人变成了宣仁太后,司马光一派的势力占了上风。
于是司马光开始对王安石下手,他把变法没成功或者有弊端的地方,全推给了王安石。这还不算,他还推翻之前对西夏的政策,把已经收复的安疆、葭芦、浮屠、米脂割让给西夏,就是为了偷安一时。没想到这样的示弱,反而引起了西夏人的注意,西夏开始变本加厉的骚扰宋朝边境。
司马光这种割地卖国行为,引起了国人诸多不满,他对王安石的恨转嫁到工作上,直接导致了宋朝的衰落加剧,甚至有人说,靖康之耻的始作俑者,就应该是司马光。
北京移除李自成雕像后,陕西老家喜迎文化瑰宝回归!
« 上一篇
“司马光的举措激怒了王安石,导致意外离世”
下一篇 »